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全员育人 培育能力 引领发展——记天美果冻91制造“全员导师制视野下的育人方式变革”专题培训
来源:天美果冻91制造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3日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育人育德能力,为深入推进校“全员导师制”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家校关系。2023年7月2日下午,由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倪继明书记在天美果冻91制造大礼堂为全体教师分享了《全员导师制视野下的育人方式变革》的主题报告。本次讲座由我校刘颖副校长主持。

1688347891689.jpg

倪继明老师是上海市特级书记,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上海市普教系统党建研究会初中专委会委员,曾荣膺静安区优秀党务工作者、静安区星星火炬奖章。

“全员导师制”的提出是以国家教育变革为背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倪书记以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的发展为开场,认为教育的关键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为方向;从育人的高度落实全员导师制,直面育人实践中的问题,开展育人方式的变革。

“全员导师制”的开展需要创设绿色的生态环境。倪书记介绍了静教院附校建设校园环境的经验,向聆听的老师们提出了问题链:是否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是否建立了一种尊重、信任、安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否具备了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的环境;是否保证了学生能够主动发表自己观点的场所;是否保证了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否保证了在公共课程之外,还可以提供学生自由选择个性发展的课程等一系列问题。

“全员导师制”的落实要明确概念和相应措施加以实践。倪书记认为,全员导师制的本质就是倡导“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全员导师制的导师职责就是要成为所指导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成为所指导学生家长的沟通纽带。同时提出三条可实施的核心路径:第一,注重导师全员育人,变革组织方式。第二,培育学生关键能力,变革教学方式。第三,引领学生科学发展,变革评价方式。

“全员导师制”的深入要明确教师角色的定位和学科德育的渗透。各学科有各自不同的学科知识技能内容,有不同的学科素养要求,也有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另一方面,学科中的德育资源,不但来源于学科本身,有时还会来源于教师预设之外,突然发生的人和事,它们是学科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的德育资源,问题是我们的教师是否有捕捉的意识。倪书记以一件件真实生动的教育案例,指出语文、历史等学科有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的教育资源,构建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全员导师制”的影响在于赋能学生关键品格的塑造。在育人的过程中,倪书记以静教院附校开启“校本学生评价变革”全新的教育研究项目为例,特别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同时也总结经验:评价变革实施从学业成绩评价到学业质量评价再发展成为综合素养评价,形成符合科学育人、功能分层递进、直面评价关键领域、可供普适推广的信息化评价平台。

讲座的最后,刘颖副校长对倪书记提纲挈领报告进行了总结,也对暑期教师们做好“三个一”导师工作提出了要求、表达了期望。在“全员导师制”推进更新的背景下通过育人方式变革与实践,让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科学发展,致力于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付诸师生间、家校间共同的努力!


撰稿:沈慧俊

图片:郁健华

发布:朱颖

审稿:顾培培